昨晚(10月27日),微信安全中心的一则治理公告,把“违规直播外链”的问题又推到了用户眼前——最近不少人都被那些“养生直播”“低价正品”的链接坑过,光是重庆本地的投诉,一周内就有上百条。
公告里说得清楚:这段时间平台收到大量集中投诉,矛头指向两类外部链接——一类是直播平台的外链,内容要么夸大宣传“某保健品能治糖尿病”,要么卖化妆品、电子产品;另一类是云协作工具(比如云文档)的外链,打着“中医养生笔记”“内部优惠清单”的幌子,藏着伪科学理论甚至三无保健药品。这些链接大多是H5形式,不法商家通过微信群、朋友圈传到微信生态里,用“免费送”“限时抢”的话术诱导用户点击,不少人买了东西才发现,要么是“连生产批号都没有”的假货,要么根本没效果,想维权时商家早把微信好友拉黑了。
“我上周刚被坑了800块!”重庆的张阿姨跟我吐槽,她是在小区群里看到“中医养生直播”的链接,主播说“这款蜂胶是老中医秘方,吃一个月血糖准降”,她想着“微信里的链接应该靠谱”,就下了单。结果吃了一周,血糖没降反而头晕,联系商家时发现对方已经删了她,“我这才反应过来,哪有什么‘老中医直播’,就是子做的假链接!”
其实这不是微信第一次对违规直播外链出手。今年以来,平台已经发过两次治理公告,这次算是“升级加码”——不仅要查直播平台的外链,连云协作工具的外链也不放过。按照规则,只要外链涉及虚假/夸大宣传、营销伪劣商品,平台会直接限制链接访问;要是违规程度重、影响范围大,还会结合用户投诉升级处理措施,比如封禁相关账号。
“我们最怕的就是用户掉以轻心。”微信安全团队的工作人员说,“很多子就是利用‘微信生态’的信任度,把违规内容包装成‘朋友分享’,但实际上这些链接根本不正规。”平台也提醒用户:网购一定要认准天猫、京东这样的正规电商平台,陌生链接千万别点;要是遇到违规行为,直接通过微信客户端投诉,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说到底,网络里的“坑”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——不法商家想赚快钱,平台得守好“过滤网”,用户也得捂好“钱袋子”。就像重庆街头的老辈子常说: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掉下来的都是陷阱。”放在网络世界里,这句话依然是最实在的提醒。毕竟,要让那些坑人的链接“消失”,得靠平台的“严打”,更得靠用户的“警惕”——毕竟,点不点那个链接,最终还是自己说了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