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11月3日的多多马,总统府前的凤凰木下,65岁的萨米娅·苏卢胡·哈桑端立在宪法前,声音透过话筒传遍广场——她终于以“民选总统”的身份,完成了坦桑尼亚最高权力的交接。这场仪式不算华丽,却写满“突破”:她是这个东非国家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全民投票选出的女性国家元首。

很多人对哈桑的记忆,始于2021年3月那个突然的清晨。时任总统马古富力因病去世,身为副总统的她依照宪法紧急接任,成为坦桑尼亚“第一位女总统”。但那时的她,更像“过渡者”;而10月29日的大选里,97.66%的得票率,把“过渡”变成了“确认”——选民用选票告诉她:“我们愿意让你继续带领这个国家。”

哈桑的从政路,向来贴着“务实”的标签。1960年出生的她,2015年第一次当选副总统时,就把办公室搬到了社会福利部的旧楼里。有记者跟拍过她的调研:在阿鲁沙的偏远村庄,她蹲在土路上和农妇聊旱季的水窖问题;在达累斯萨拉姆的市场,她捏着摊贩的玉米问“今天卖了多少钱”。这种“不端着”的风格,让她在民间有个外号——“隔壁家的苏卢胡”。

但就职典礼的掌声未落,现实的考题已经摆到眼前。大选当天,达累斯萨拉姆几条街道爆发了小规模,年轻人举着标语要求“更透明的选举流程”;政府连夜宣布宵禁,全境网络也断了近24小时。直到3日上午,市中心的银行还关着门,机场电子屏上满是取消的航班信息——这些“开局小插曲”,让哈桑的新任期多了几分“闯关卡”的意味。

社交平台上的讨论早就炸开了锅。有坦桑尼亚网友在推特上写:“我投了她,但我要的不是仪式,是下个月能不能买到便宜的玉米粉”;也有支持她的人回:“她当过代总统,知道哪里疼,总比刚上来的新人强”;还有肯尼亚的女性博主转发新闻:“看,非洲的女性终于不用只当‘旁观者’了”。

哈桑在就职演讲里没说太多空话,只提了两个词:“稳定”和“改善”。“我知道大家想要什么——孩子有学上,老人有饭吃,做生意不用怕关卡。”她指着台下的民众说,“我不是来当‘女总统符号’的,我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。”

当天傍晚,多多马的街头恢复了往常的热闹。卖查巴提的小贩掀开蒸笼,出租车司机按着喇叭穿过广场,有人举着手机刷着“哈桑就职”的新闻,嘴里念叨着:“希望这次,是真的不一样。”

对坦桑尼亚来说,这位女总统的故事,才刚刚写到“序章”。